睡眠障礙俗稱失眠!是全球新興的文明病之一。「睡不好」也許短期內不痛不癢,但卻會無聲無息地侵蝕身心健康,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顯示,國人的失眠盛行率約為24%,即每四位民眾就有一人深受失眠所苦。
一般人常認為失眠就是睡不著,其實不然,睡眠障礙常見症狀有:入睡困難、淺眠、睡眠品質不佳、多夢、持續覺得疲倦睡不飽、早醒等等的情形,而失眠人口中,以中老年族群與上班族為主,其中女性又為大宗。
失眠者也容易忽視睡眠與健康問題的重要性,睡眠品質不佳容易影響體內新陳代謝,血糖不穩定、膽固醇堆積,長期惡性循環之下,罹患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代謝疾病的風險也將大幅增加,因此,失眠問題可千萬不要輕忽。
睡眠迷思
睡眠不是『集點』8小時!
許多人認為睡眠就是需要8小時才足夠,事實上個人體質不同、生活習慣、活動力、環境不同,所需睡眠自然就會「因人而異」。
安眠藥吃了會上癮?
每天服用安眠藥,劑量沒有逐漸增加,就不是成癮,可能只是對安眠藥有心理上的依賴;除了藥效外,「吃了就好睡」的心理依賴,會成為睡前的儀式化行為,若是貿然全部停藥,反而提心吊膽、睡眠品質更糟。
白天不夠累,所以睡前操到累
過度的運動容易刺激與活絡腦細胞,讓身體肌肉處於「戰鬥興奮」狀態,反而容易導致失眠情形發生,若想要睡前運動,建議選擇軟性的打坐、瑜珈、伸展、冥想等,這些運動可以間接的傳達訊息給身體,讓肌肉放鬆準備好好休息。
補償心態,打亂睡眠時鐘
培養良好的睡眠生理時鐘是改善失眠的重要法則,人的身體有自然生理時鐘,因此要避免做以下擾亂睡眠的事,例如:
1.補眠之習慣:晚上若睡不好,翌日早上更要照常規時間起床,也不能睡回籠覺或睡午覺,否則當晚只會更睡不著,因為一天睡眠多少是生理定量,白天用了配額,晚上就得扣除,如此惡性循環當然失眠。
2.強迫自己睡覺:明明不想睡,卻因為擔心睡不夠而提早上床,翻來覆去,久而久之養成睡前胡思亂想的習慣,也打亂了自己的睡眠生理時鐘。
睡不著時,Do Something!
固定睡眠時間
多數人一到放假的時間就會晚睡、通宵,隔天早上睡到吃Brunch!這樣的休息方式會擾亂生理時鐘,間接導致失眠,建議養成固定的睡眠時間,即使晚睡,應以不超過平時的1-2小時,如此可減少失眠的狀況發生。
睡前不使用3C產品
台灣睡眠醫學會指出20至49歲的失眠者中,53.3%睡前會使用3C產品,有46.5%的失眠者坦承睡前會看電視,一般人誤以為睡前看電視可以放鬆心情,有助眠效果,事實上,3C產品螢幕的藍光會抑制體內褪黑激素、使交感神經亢奮,更容易導致失眠,建議睡前一小時不要使用3C產品。
讓床的功能單純化
除了睡覺以外,不要躺在床上賴床、看書、閱報、聽收音機等等,讓身體自動記憶,床就是睡覺的地方。
睡前『固定儀式』
睡前固定做些幫助放鬆的事情,如:加點精油泡個熱水澡、泡腳、深呼吸、做個舒緩的伸展……等。這些固定的儀式,有助於放鬆身心靈,並藉此提醒我們的身體:「It’s time to sleep.」
離開床鋪
若你已躺30分鐘仍無法入睡,不如離開床鋪,做些幫助入睡的事情。
YOGA
瑜珈可以調整自律神經,平衡交感與副交感神經,讓身體放鬆,以達到助眠的效果。
穴道按摩
別硬撐了吧!看醫生並不丟臉
若您已經嘗試各種方法與技巧,仍無法改善失眠問題,別再硬撐了,去看醫生吧!此時,你需要的是更專業且為你量身訂製的治療方式。